為何金塊、熱火爭冠沒有火藥味?

熱火不火了

如果熱火對約基奇打得粗野一點,加上挑釁啥的,即使贏家仍是被看好的金塊,2023年NBA總決賽照說得打六場,不會是丹佛金塊4-1邁阿密熱火的結局。

這個系列賽直到第五場才特別激烈,尤其下半場戰況更進入白熱化,第四節中段,雙方纏鬥擺爛之際(兩隊整場命中率都特爛),阿德巴約和約老師在籃下肢體衝突,相互來回搞了好幾下,此時金塊隊友已經推進過半場,他倆人在後面的衝突一觸即發。阿德巴約只要再上去推一下或咒罵,雙方肯定引爆衝突,兩人都吃技術犯規也是金塊損失大。甚至約老師罰下場也不無可能,此人容易受激怒大失控。

為何熱火不這麼做呢?為何整個系列賽幾乎沒啥火藥味呢?

打湖人時戈登和老詹就衝突過。戈登故意勾住老詹的手臂不放,老詹火大了兩人對罵啥的。戈登就是想惹惱老詹,打心理戰。約老師打太陽時也失控過,推了觀眾一把,此人恰巧還是太陽老闆。金塊打灰狼,第一場灰狼安德森和金塊新人布勞恩也爆發衝突。

這安德森是個衰鬼,我若沒記錯,過去隊友戈貝爾也和安德森在場邊爆發衝突過,自己人也鬧上了。這次他想找新人麻煩,但布勞恩這人個性鐵血,不苟言笑,他打球像陸軍官校的青年一樣體力用不完,而且他有軍人脾氣不怕對幹(他的臉很像二戰的德軍,一上場就想發動閃電戰)。當時穆雷勸架時還朝布勞恩講,我們大幅領先你知道嗎?

話回這廂,並非熱火斯文,熱火喜歡被挑釁,也喜歡刺激對手情緒,巴特勒、阿德巴約、洛瑞等人沒在怕的,在東決時巴特勒和對手臉對臉狂野叫囂,或揶揄對手的手勢可謂歷歷在目。我的看法是,教練斯波早已在這個系列賽前下令節制。那麼斯波為何這樣做?

聯盟悄悄下令給兩隊,都不准鬧事,你們鬧的話懲罰會相當重。

上:約基奇、阿德巴約在第五場的鬥爭比前四場激烈,因為熱火不能再輸。兩人最激烈的一次衝突可能,發生在第四節中段,兩人從籃下糾纏到底線外,一起回到場上時仍互推,約基奇被激怒後更發力回推才跑開。下:金塊奪冠,賽後兩人彼此致意,隨後相擁。


斯波是有可能進名人堂的教練,老詹年代拿過兩次冠軍。算三次也可,06年熱火逆轉小牛,萊里掛帥,他好像是助理,至少是球團裡的人,總之在熱火非常久了。說到底冠軍不是沒拿過,沒必要下令打得更硬甚或打髒球。

聯盟一直影響媒體,不許在金塊熱火上一季的仇恨上撒鹽。這兩隊在上次季賽爆發過大衝突,正當金塊遙遙領先,比賽即將結束之際,熱火的大莫理斯被約老師整傷,肋骨斷裂抱病號幾個月。這事我談過。大莫理斯先去撞約,約回擊,將之擊倒。巴特勒賽後率領一幫隊友去討公道,還好沒真幹。此事餘波盪漾老久,大莫的孿生胞弟,快艇的小莫,和約老師的兩個水滸氣息的哥哥也捲入。幸好本季大莫已不在熱火陣中。

故此,熱火在這次第一場失利後,才有媒體重提此事。但只是稍微點一下。明眼人看得懂,意思是希望熱火得打硬一點,不要怕出事。兩隊戰平後,金塊來到邁阿密,也是有媒體再次稍微談了一下舊仇,但也沒敢強烈煽動。主因還是在於聯盟現在管很嚴!沒法做到完全讓媒體不談此事,尤其這年頭自媒體和陰陽怪氣的傳播何其多,但盡量要先防止。

蕭華非常重視NBA形象(有虛偽之嫌?還是有社會責任?),前陣子曼菲斯灰熊隊的球星賈‧莫蘭特二度開直播秀槍,蕭華看了頭疼。這兩年美國槍擊案的頻率比過去還多,萬一煽動兩隊仇恨,無論輸贏都引起暴動咋辦?約老師又是老外,聯盟表面上肯定要公平,美國政府和北約長年整塞爾維亞的事情美國人民不清楚,萬一球場衝突刺激有人開始發帖談這些咋辦?若上升到民族仇恨,這對拜登連任是利多,還是對川普的復出是利多?難講。


這裡(其實)是紅色警戒區

尻公記憶力好,再講兩個大事。其實約基奇綽號「小丑」,聯盟並不樂見,只是叫開了沒辦法。科羅拉多州的首府是丹佛,這裡旁邊有個緊鄰的城市叫奧羅拉,2012年一家電影院發生隨機殺人案,一個自稱受電影黑暗騎士的小丑角色啟發的人,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首映會上,把自己打扮得很怪,帶槍跑去戲院內掃射,死了12人,邊開槍邊鬼叫我是小丑。而1999年此地20公里遠的地方也爆發過「科倫拜高中校園槍擊案」死了13人。兇手是兩個青少年,槍殺一干師生後在現場自殺。這兩宗都是天大的事。

在偽小丑掃射前,科倫拜高中事件就很有名,有個叛逆導演麥可摩爾為此拍了紀錄片,提出槍枝氾濫的問題。

這所高中所在的傑佛遜郡,以及奧羅拉市,一左一右夾住丹佛,前者在丹佛左邊,後者在丹佛右邊。尤其這所高中的位置和那間電影院的位置都離丹佛市界非常近(我特地查了地圖)。也就是說此二地相隔的20公里之間,就是丹佛市區。廣義上丹佛的左右周遭全都視作丹佛,全美大多數人民沒聽過傑郡和奧市,大家知道丹佛就夠了。一直以來知道這兩宗事件的人,包括我在內,都當是丹佛發生的事。

這些滄桑災難已翻篇,但美國國土安全部暗中將丹佛及其周邊視作紅色警戒區,自屬正常業務範圍。一切風吹草動,怪人怪癖,都得找出來盯住。

2002年麥可摩爾為科倫拜校園槍擊案拍的紀錄片。本片十分轟動。包括法國坎城(戛納)影展也給予加持。此人是批判美國社會、美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對美國政府喜在全球發動戰爭也有質疑。

本片後段還包括他跟擁槍協會主席,即美國老牌影帝,卻爾登希斯頓的訪談。這人一把年紀但全國奔走,演講擁槍好棒棒。哪個城市有重大槍擊案,他就去那個城市講演助威,宣揚擁槍立場不容挑戰,台下瘋狂歡呼。導演跑去對方的比佛利山莊豪宅訪問他,兩人表面客氣但針鋒相對,不歡而散,叫人扶額失笑。麥克摩爾構思紀錄片的腦子,讓這片更值得看。有意思,也深沉。



奧羅拉事件中,兇手只是穿得怪,倒沒打扮成片中的小丑,但真正把自己扮成小丑去開槍或搞暴力(把別人的嘴角往上割開成小丑嘴)的事,在美國、加拿大、英國都有。

約基奇2014被丹佛選中,2015-16是他第一個賽季,真要命,他名字的英文寫法Jokic發音叫「優ki曲」,發音並不像Joker(小丑),可球迷把Jok連結到小丑,就給他這綽號了。所以您老留意,媒體人發言時不以「揪KI曲」的美國拼音方式讀他名字,而用塞爾維亞原音去讀,目的就是不要讓人想起電影中的人物小丑。他們暢談球賽有時叫他Joker,這可以。但叫他「揪KI曲」這不行,突然很尊重塞爾維亞,要讀成「優ki曲」,潛台詞是告訴觀眾其實他名字根本不像小丑的發音。你說,欸尻公你想像力太豐富,瞎掰的吧?信不信由你。他來丹佛的時間離槍擊案很近,更不必說2012離現在也只不過11年。

由此,聯盟必須保守,對約基奇身上的事情必須謹慎,弄不好丹佛及其周遭又發生大槍擊案了可不行。一般來說奪冠的城市必有人因亢奮而鬧事,零星的開槍、掀車、放幾團火都算正常,歐洲足球的大比賽還更瘋。但問題是賽後無論輸贏都有人趁機藉小丑之名出來開槍大鬧怎辦?開槍的人可以講掃射是身為小丑的傳統,這世界神經病不嫌多,槍枝和青少年問題一直困擾美國社會。

而且聯盟對約老師的脾氣有透徹研究,一般衝突是真真假假演戲,但約老師的失控總是來真的,下手沒在收的。聯盟暗地裡高度重視他的言行舉止,認為這人傻逼,怎麼連觀眾(太陽老闆)也推。約基奇這人根本是個火藥筒!又叫小丑,簡直雪上加霜,真叫聯盟和警局暗地裡操心又不能講。一講真有人要掃射……

你說為何媒體不能講?這是啥混亂年代,聯盟和媒體若公開呼籲和平打球、和平看球、我們別被兩隊的舊仇給刺激煽動,完了,這等於提醒變態的人來鬧吧。很多青少年對丹佛附近以前的槍擊案並不熟,很鳥的人知道了勢必亢奮。贏了要鬧,輸了還鬧更大?

這人跑去電影院掃射,廢不廢?他一看就很病態嗎?誰曉得。你現在知道他犯下滔天大案,你當然說他一看就有病。你若不知,興許你說他只是一般斯文人。



約基奇的脾氣與白種人無關

此外,約基奇來美國幾年了,但一直不夠美國化。FBI對此定有監控和研究,想必也會跟NBA高層蕭華等領導班子討論。約基奇喜歡他在塞爾維亞的鄉下老習慣,駕駛馬車,和他哥哥喜歡唱跳塞爾維亞的歌舞。對歐洲人而言塞爾維亞人類似中國人講的南蠻子,他們是南斯拉夫民族的一支,斯拉夫民族不光俄羅斯人才叫戰鬥民族。

塞爾維亞人在國外也愛談自己是塞爾維亞人,因為他們認為歐美歧視、醜化、打壓他們,還分化了南斯拉夫聯邦,且在邦國崩解後仍不放過他們。至於在球場上此一民族的球員是不是都容易上頭(一頭熱之意),下手或反擊毫不手軟,從約基奇身上來看確實是典型的塞爾維亞人。對約老師來說,我是個平淡低調的人,但你惹我,我一準要你命。

不少球迷用「白人因為天賦和球技相對較差,在球場上對黑人不硬不行,否則會被吃定」來看約老師,這是大錯特錯。這種說法頂多用在美國白人身上或許可以成立(只是或許,尤其東方球迷喜歡這樣想像)。真正的原因是約老師知道自己是老外,知道塞爾維亞人的處境,他在海外討生活必須如此。

當然他在塞爾維亞打球時可能也是這種作風,屬民族性或個人因素皆可能。他若說「我就是我,我的風格只是我,不必扯到塞爾維亞也無關塞爾維亞」(純屬假設),那當然有道理,只是研究他的FBI、或研究塞爾維亞的專家可能仍看他是塞爾維亞味兒。就像我自認我跟很多台灣人不同,但我也很難、也沒必要否認我是台灣人,我的「灣灣腔」就算沒有年輕人那樣濃郁的娘味,也還是有點灣灣腔啊畢竟。

無論如何把他扯到白人總是荒誕且多餘的,為何呢?因為在英美昂撒(又寫成盎撒,即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眼中,昂撒人和日耳曼人才叫真正意義上的白人,南斯拉夫和東斯拉夫都是血統混雜的蠻子,南歐人是拉丁民族而且可能有阿拉伯血統。

一般而言,昂撒指大英、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新西蘭)。昂撒人在古代是日耳曼人裡的一支,後來形成昂撒自身的勢力。日耳曼民族大致指德、奧、荷、北歐五國的範圍。人們常笑說英國人和德國人做的菜很難吃,事實上它倆的文化本就相近。在極右派眼裡昂撒人、日耳曼人才配叫白人。而且其他地區的西方人也沒那麼愛自稱白人,聽了齒冷。

附帶一說,波士頓賽爾提克隊(Celtics),為何對岸翻譯凱爾特人?因為在歷史學、民族學方面本就有凱爾特人(Celt),它有兩種讀音,另一種就是賽爾特。這支古民族分佈在西歐布列塔尼(今屬法國,著名的諾曼第在這塊區域)、蘇格蘭、威爾斯、愛爾蘭,後來盎撒人來了大不列顛島才同凱爾特人混在一起。其實在語境上凱爾特人也隱約有白人好驕傲之意,至少對極右派種族主義者是如此。

80年代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在「大鳥」博德的輝煌時期,某一批球迷對西部王牌勁旅湖人懷以種族歧視(湖人多半是非裔,俗稱自是黑人),在看台上的大布條是「凱爾特人的驕傲」(Celtics Pride)。我記得每個字母都是大寫哩。此隊自也向來喜歡吸收白人球員,要是主將副將都選不到白人,至少板凳上不能不點綴幾個。

一直以來蘇格蘭的足球聯賽也有凱爾特人隊(Celtic Football Club),位於格拉斯哥。再來,凱爾特人自古以來的標誌是三葉草,故此愛爾蘭國家足球隊和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標誌都是三葉草,二者的球衣也以綠色為標誌色。那麼格拉斯哥凱爾特人隊呢?它的隊徽是四葉草,這意思等同於三葉草。只因三葉草之中出現四葉的機率很低,你能發現就更幸運。它的球衣則是綠白兩色的橫條交替,總之還是得有綠。

話說1984年波士頓凱爾特人在總決賽中從0-1、1-2落後,到3-2反超,最終4-3逆轉湖人。此一系列賽的過程跌宕起伏,其中第一場、第三場凱爾特人都是大敗。第二場凱爾特人險勝。第四場是在洛杉磯客場將湖人逼入加時後再次險勝。波士頓第七場封王的當晚,激進的球迷(不少是種族主義者)包圍湖人的巴士,差點把巴士掀翻,魔術強森在90年代出版的回憶錄中說他當時嚇壞了。

1984年總決賽第四場於洛城續戰,兩軍全場衝突不斷。一次湖人的藍比斯(先發五員中唯一白人)快攻上籃,遭賽爾提克的麥克爾直接鎖喉從空中拽下,這是十分有名的大事件,所以我選三張不同角度奉上。之後藍比斯罰球不中,湖人嘔死,更衰的是這場打到延長賽,魔術強森兩罰不中,隨後博德在強森防守下翻身命中使賽隊險勝,扳成二平。麥克爾的這個動作,促使當年夏天聯盟修改規則,若遭惡性犯規的一方兩罰後仍擁有發球權,沿用至今。這年賽隊是大比方逆轉(二平後搶下天王山聽牌,最終4-3勝出),當年夏天聯盟亦將1985年起的賽制改成2-3-2,似乎想補償湖人?此賽制沿用到2013年止。2013年熱火4-3馬刺,也是大比分逆轉(熱火從2-3連贏兩場,其中第六場雷阿倫在終場前三分出手逼平,打到加時後熱火勝出),當年夏天聯盟決定從2014年起改回2-2-1-1-1,沿用至今。


賽爾提克全員剽悍凶狠。左上:84年總決賽第四場,賈巴和博德在卡位時爆發爭吵,博德不滿賈巴拐子打到臉上,斥責賈巴。賈巴火了朝博德爆出連環粗口,嘴型是F開頭的字眼。右上:賽隊後來遇到「壞孩子」活塞,後者更粗暴,但賽隊無懼,博德遭藍比爾飛撲。中:賽隊和七六人隊在80年代也是世仇,在東區常碰頭。J博士和博德互掐脖子。左下:也是湖賽對抗,兩隊在80年代的總決賽對決三次,85、87年由湖人奪冠。圖中魔術強森和火爆小子安吉發生爭執,博德拉架。右下:85年第四場兩隊爆發群毆。起初是賽隊安吉和藍比斯倒地爭搶,兩隊其他人見狀瘋狂擁上,博德趁亂猛掐藍比斯脖子(畫面沒拍到,但球賽轉播中可發現)。本場打到最後關頭由賽隊險勝,扳成二平(首場賽隊主場大勝,第二場落敗,第三場去客場再敗)。但賽制已改,第五場仍在湖人打,由湖人勝出,第六場湖人客場封王。當年對鬥毆的懲罰蠻鬆,且雙方可清空板凳加入大亂鬥。若無記錯,97年熱火、尼克的大亂鬥事件後才規定板凳區球員不可踏進場中,連拉架也不允,違者須禁賽。


話說為何約老師的脾氣和白種人無關?因為他根本不是白種人。我們只能說在廣義上他貌似是白人。而且這是我們東方人眼裡看他們都一樣所致。很多大陸旅遊博主在中國新疆最西邊的高原旅遊時,介紹塔吉克族人,常講「他們是中國的白人」,這種說法十分無知。老實說還真污辱他們了。正常人不會講自己或別人是白人、黃人、黑人、紅人(紅番;印地安人),何況說塔吉克人是白人欠缺常識。說他們是「高眉深目」(這句大陸常用)即可。台灣人常說「輪廓很深」也是這意思。

上述話題中的各種人還可連結到印歐民族、亞利安人、高加索人的各種粗細分法,說是系出同源或早已不同都成立。這很複雜,在此略下。


敏感多慮或遲鈍大意?

大約在金塊和熱火的總決賽第三場前後,美國一媒體在網路上登出一條曾在邁阿密當體育記者的某專業人士(他本身也是邁阿密人)說法:「約基奇如果是美國人,他會成為更大的球星。╱他(的球技)是魔術強森和大鳥博德(的綜合體)但美國人討厭他。」

太陽球星杜蘭特轉了這篇,加上自己的看法:「約基奇沒想、也不在乎當球星,他只想打球,然後回家和自己的馬開視訊和在游泳池裡起舞。」杜蘭特這是讚賞約基奇之意,也開約基奇玩笑,只因約老師愛馬成癡,大概還愛在泳池泡澡吧(奪冠慶祝時他將隊友穆雷抱起一起墜入泳池,可能他本有泡泳池的嗜好)。

然而杜蘭特不久後就刪掉發文。

為何要刪?極可能經紀人或太陽隊內部有人提醒他,你這是讚美還是看不上他?網友不見得能抓到你的意思,而且你覺得他是個怪胎,嗜好與眾不同,這算不算不禮貌?前陣子咱太陽2-4被金塊淘汰,有人說你輸不起怎辦?你知道他身為老外很敏感嗎?你知道美國公開一定要講美國不允許任何相關歧視嗎?你知不知道那個記者是邁阿密那邊的?他安什麼心眼你看得清嗎?他是不是假裝替約基奇抱屈但故意挑動身份話題?撇開這人的邁阿密背景,就事論事來說他確實講的是大實話?還是說這僅是他自己用偏見看人事物?他是不是故意陰陽怪氣的刷正義反歧視但存心煽動歧視?還是他就是要歧視約基奇?你這麼大號的球星你轉這篇還加引言豈不是讓自己攤上事兒?——於是杜蘭特刪文。

當然也可能他自己警覺到什麼。或是從網友的留言發現苗頭不對。

這是社會太嚴肅保守,言論自由是空話,開開玩笑都怕出事,還是成熟的人本來就必須自我節制,給自己、別人、社會添亂又何必?

如果國籍、民族的事不敏感,杜蘭特何須刪文?

上:杜蘭特的發文和轉文。下:約老師喜歡駕馬車。這張圖我配的,並非杜蘭特發的。


導播嚴格把關

約老師2021年給太陽4比0完爆,他也出過大事。太陽當約老師是假人,在他面前怎麼投都有,他動了情緒,記得在第四場吧,大比分落後之際,突然拔腿衝去撞擊太陽球員潘恩。當場被裁判罰出去。當時他很糗,頗愧疚,他自己也不知為何人來瘋。當時潘恩正在運球,約老師從挺遠的一段離衝去防守,潘恩並沒做啥準備突破的動作,約老師也沒啥刹車不及狀,就這樣硬生生撞過去。確實他只是想防守,也確實他當時情緒整個浮躁,於是,去你馬的。

江湖打滾多年,約老師知道自己脾氣要改,這對球隊不利。但他的個性成型了,俗話說「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塞爾維亞的馬牽到美國還是塞爾維亞(啥鬼)。更麻煩的是,這人發火動粗甚至是沒徵兆的。這點讓聯盟私下十分憂心,深怕總決賽出大亂子。

在西決和總決賽中,一直到總決賽第五場第四節,約老師才差點又暴怒了,他和阿德巴約眼看幹起來了,「幸好」裁判選擇不吹。全美、全球在造勢上,已經都看好且期待金塊本場封王了(熱火球迷倒戈或不抱期待的人也激增),這讓裁判怎麼吹都很剉,約老師和金塊如今冒犯不得。事實上約基奇已經怒了,動作很大。「幸好」阿德巴約決定還是放過他,也放過自己。阿德巴約也怕出事,而且約老師真的把自己錯手打死咋辦。

熱火早該第四場,甚至第三場就發動刺激約老師的指令,現在第五場才這樣搞有點晚了。澤勒可以上去犧牲打。不然洛瑞也可,他幹髒活拿手,見過場面。不然凱文愛當犧牲打算了,但老愛只愛幹三分。當然,熱火沒下這個指令,阿德巴約和約基奇當時互推只純屬在意勝負。

玄的是,肢體衝突的鏡頭在死球時必有慢鏡頭近距離回放,可約基奇、阿德巴約之間的衝突回放,只閃了0.1秒就被導播切掉。可見導播按老習慣切到回放時猛然想起高層的叮嚀:別火上加油。

導播不願讓觀眾研究剛剛誰是誰非、該不該響哨,這也是幫忙裁判。可想而知,裁判在約老師紅了後自然更去研究他,裁判之間也更常聊起他。於是(更)深知他這人老實,直腸子一個,能通融還是通融點唄。加上聯盟私下有叮囑,你們哨音的拿捏得有技巧,萬一他被罰下了或禁賽一場,攸關勝負,事情恐怕比2016年勇士、騎士的總決賽系列更大條。那年追夢格林、詹姆斯衝突,格林遭禁賽一場,之後勇士1-3被騎士翻盤。當時兩隊球迷噴得很難聽,是近年來恨意拉滿的一次系列賽。無論格林是不是活該或影響巨大,總之成了話題。約老師身上的潛在麻煩更多重,除了槍擊案等隱憂,還有特殊身份的敏感。

當年騎士來客場打勇士的第七場賽前,勇士有批球迷甚至製作針對老詹人身攻擊的標語T恤穿在身上,他們可不當耍冷或玩笑看,也不當惡趣味,他們的雙眼是猙獰噴火的。坦白說很沒家教,教壞囡仔大細,此風不可長。至今挺老詹的人都說,至少第七場老詹那記飛身火鍋讓勇士輸得服氣!吐槽老詹的人則說,可那記致勝三分不是老詹投的,是歐文投的欸。

約基奇性子平淡幽默,打球和說話都充滿創意或跳tone,甚至有點亞斯柏格症,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尼古拉‧約基奇,羅馬拼音叫Nikola Jokić。塞爾維亞語的西里爾字母寫法是Никола Јокић。封王時刻,他在場中抱著女兒。


結語

場上只有穆雷講的話,約老師可能聽得進去。穆雷乃一儒將,對隊友的風格不是用罵的,而是蹙眉苦勸。

約老師前幾季被認為是軟趴趴、慢吞吞的大個,甚至說他是偽MVP的聲音挺多。但他看起來軟,卻又容易暴走把人撞飛,到底該不該怕他?這人是個謎。2020年西決,湖人的霍華德不斷欺負他,非常油的欺負方式。約老師當時還沒拿過MVP,得失心可能還不重,不然可能錯手幹翻霍華德。

當MVP有壓力的。

最後,回到原題,為何金塊、熱火爭冠沒有火藥味?因為不能有,FBI和聯盟必須協同控管媒體和控制比賽節奏,不然出了大事沒人擔得起。若只是零星槍擊且死亡或重傷的人數少,或有人搞點小打劫小破壞,這算承受的合理範圍。目前傳來的消息是,封王之夜,丹佛有人開槍掃射,10人受傷,3人垂危。這可能算承受的合理範圍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館長首次大陸行的轉變

從麻將看兩岸,兼談習近平和解放軍的風格

關於七七事變88周年、抗戰勝利80周年的歷史觀念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