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靈滿世界,咖哩在印尼

只要你養成習慣(內化了),你天天就心中有世界,世界在你心。順子唱得好:「月亮在你的眼睛,太陽在我心」。比方說睡醒後我接觸了台灣人在柬普寨的一連串悲慘新聞,但這和我這篇要談的「文化」題目倒無關。接下來我朋友林萍芝(化名;他在練葵花寶典唯尚未自宮)遞給我「耀陽環遊記」的古巴之行連結。UP主耀陽在古巴拍了20集,第一集是準備出發(老婆納蘭出現在本集,網友們喜歡漂亮的納蘭)。

大概上週吧,我從知乎看到他拍的古巴其中一集,很值得看,當時我貼在臉書的引言是:

可愛的古巴奶奶。順介紹古巴烹飪,以及古巴近年民生問題嚴重。視頻中沒剖析因果,其實是遭美國經濟制裁苦撐日子……美國滅不了古巴就整古巴人民。

我猜萍芝看了我轉貼後,跑去找其他的,他全看了(或看了多集)之後認為集集精彩所以特地給我第一集連結。約莫他素知我生性疏懶不會找全部來看,一如我看書只看目錄和頭尾。萍芝的面很廣,喜歡看書,愛追陸劇港劇和台灣老劇,另外值得看的視頻博主他都會幫我們群裡(本群目前八員將)做推薦,他推薦的東西都踏馬的超好看,好比歷史達人「何解毒」的視頻就是他曾推薦的。

話說逛了一下古巴視頻後,我去我家附近的小八咖啡坐坐,抽煙啊刷屏啥的。離開之後想去買包煙和買晚餐。對面有個雜貨店,我跟老闆娘買煙後,老闆正在店門口騎樓下抽煙,這老伯年約70,用閩南語問我:「土地公請客你要去嗎?」請留意,文化與民俗的小話題來了。

只因我們這一帶有個宮廟,拜的是土地公,此一福興宮是少見的大型土地公廟,廟埕上還有個70年代興建的戲台。最早是乾隆爺那年頭先民草創搭蓋的。早期我們這邊叫十五份。至今有個規模不大不小的十五份幫說的就是這兒的江湖兄弟。土地公廟就叫十五份土地公廟。我鄰居一壯丁叫秋哥(年約33)轉換跑道多年後才告訴我他年少時混的就是十五份。他好謙沖。

閒話略過,這裡老伯的重點是,每逢中元普渡,福興宮會舉行大型辦桌晚宴,怕有五十桌。交點兒餐費,算是給廟裡添香火錢,就可得到米麵等物資,以及去吃上這一頓。這種民俗鄉土活動通常中南部比較常見(其實也少了),或許本區因為離台北市區較遠,於是老氣味較濃(其實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說歸說,中元節大辦桌的活動也是近幾年才由廟方辦起來的。由於我和我媽各去吃過兩次,我在現場遇過這位老伯,故此他今兒問起我,本週末的土地公請客你要去嗎?

這句挺有味道。他不說「中原辦桌」,而用「土地公請客」,於是乎人情味就來了。說是請客其實是我們繳了一千二——這句很上韻。但人情的謙卑與幽默上,則看作神明保佑,方有風調雨順了屬於是。順而我倆用閩南語搭了幾句,以週末見之類的作結。

似乎,此時會講點閩南語是重要的。倒不是說不會講閩南語就顯不出接地氣或人情味,但能會幾句總是好的,似乎人、神之間更傳神,讓人際之間饒富點兒鄉土味。最近台南爆發台語檢定考試的集體大作弊,十分可悲且可笑。作弊固然不對,必須從嚴把關與懲處,但這種考試本身是不是很廢,大家心裡有數。到底台灣本土文化(包括台語學習)所訴求的內涵是什麼碗糕?覺青到底覺了個啥春?

且說告辭雜貨店,我想步行去中國科大附近的「明峰烤肉飯」買便當,走走路運動一下才回頭騎我的機車返家。這家便當價位很便宜。工作人員有南洋人、南洋華僑和一位貴州貴陽來的陸配大姐(搞不好比我年輕;而且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貴陽或其實是貴陽周遭的縣鎮?這我沒細問因為客人太多太忙)。前去明峰的方向,要上下一個山坡,我心想是不是不用走那麼遠就有賣吃的?走在山坡上忽然想起去年有兩個中科大的印尼僑生告訴我這一帶有個印尼小吃店特好吃,且充滿家鄉味。此後我一直想去吃吃看卻忘記。原因之一是每次騎車路過都一心騎回家,且這家店不夠顯眼容易視線上錯過,道路狹窄車輛很多也不好停下。

左看右看,我轉身往回走了三、五公尺,真巧!找到這家印尼小吃店了。此時晚上610分,整個店內空蕩蕩只有我一人,但聽到視頻的聲音。之後稍微走到後方發現一個五六歲大的小男孩正用手機看印尼趣味節目啥的。店內空間感奇特,可以放東西的地方全堆放了各種印尼或南洋雜貨,看得出這是副業,不,搞不好是主業。我沒打擾男孩,繞到此一空間的隔壁間,才發現一個貌似櫃台的擺設,旁邊一位包覆伊斯蘭頭巾的婦女,和一個像是華人的高中年紀女孩;也可能大二年紀,跳過。

我表示我想點一個咖哩雞肉飯外帶。價目表100元我在門口先看過了,這價錢可以,比明峰貴但我想體驗一下異國口味。女孩說好,於是到裡面跟一老伯說。他年紀看似比我大上幾歲,在廚房入口處晃了半個影身。我來到隔壁門口「大廳」,發現冷氣清涼,臨時起意,不如在這裡吃吧。

前去通知女孩後回到位子上,發現這裡不拍照片可惜了。我自己在位子上「玩」了好一陣,直到用餐、臨走,快七點了整個店只有我一個客人,然後付帳之際才又進來一個串門子的印尼婦女。


櫃子內的瓶中是咖啡豆。



右側的餅乾似乎很好吃。桌上有酒精潔手。







這份咖哩雞肉飯美味極了。我向來鮮少拍攝餐點,也討厭看拍攝餐點的照片,總覺極其無聊,甚感嫌惡。但晚餐端上來後我實在看了想分享大家。

在等餐時我想起去年介紹這裡給我的僑生。他們是兩個男生。我想起他們講班上的女生只對日韓同學殷切,此時在空調舒適、小男生看視頻的笑聲間,我在內心再次向這兩個男生說聲,金拍謝,台灣人大小眼太廢。(這是我自己跟自己聊天)

卻說這份咖哩雞肉飯又讓我想起曾在師大夜市(龍泉街)吃過幾次「馬來西亞咖哩雞肉飯」。那原本是一個馬來西亞小吃的攤位,後來遷到附近巷子裡的二樓我也去吃過。我的感覺是,這家印尼小吃的咖哩雞肉飯比師大夜市的那家還好吃。但也不否認可能是我心理作用,喜歡眼前這家店的家常感所致。




我的想法是我們平時吃的中餐口味太重了點。真的是不像這家印尼小吃的味道清新又剛好。我撈取咖哩汁拌飯或直接一勺送入口,都踏馬的好吃。裡面的料很豐富,除了雞肉尚有豆腐塊兒、小丸子等,有點像佛跳牆裡面很多有的沒的,但我實在很討厭佛跳牆。真的,從有一次過年或某一次吃喜酒時就開始就討厭佛跳牆。為何?因為罈子口兒太窄,用勺子去打撈食物時實在讓我不耐煩。撈半天撈不到我要吃的,而且一撈久了又成了自己嫌自己天性愛計較。難怪薛家燕要判唐牛輸、判食神贏。因為唐牛就是做佛跳牆。

付帳時我跟櫃台女孩說,真是好吃。吾人向來有個哲學:吃一個普通小吃店如果覺得好吃一定要告訴老闆,要表揚他!一來是謝謝他給人民群眾(老百姓)帶來的貢獻,這或許也可使他更看重自己(存在)的價值。

我問女孩馬來西亞和印尼餐點是不是口味不同。女孩若有所思說好像不大一樣。之後我和一旁進來串門子的印尼婦女(可能是印傭、印尼看護)請益。她笑吟吟說了一串,我聽不大懂,是個熱情微胖的女士。我暗忖她如果皮膚整個換成東方人的膚色或白種人的白皮膚,搞不好被看成台灣人和西洋人的混血兒。說到看護,我哥們小豪一家人很感謝來自印尼的安妮照顧他奶奶十多年直到90多歲辭世。小豪曾說奶奶當安妮是女兒了,很依賴她,兩人睡一間。

此時女孩突然走回櫃台,原來她適才跑去廚房問那位老伯吧,她告訴我其實都差不多。接著我再次請益那位印尼婦女是這樣嗎?差不多?她笑吟吟似乎答非所問,或者是我聽不明白,她談到(不同的?或一般的?)食物中通常放入什麼料,巴拉巴拉,我不確定。只能以笑容表謝意,向她們說下次再來。這事兒我在心中定了。

出來時已將全然入夜,霓影和車燈閃爍。我將店招(寫在一面牆上)和門口拍了一下。無法妥妥拍攝,除非我站到山坡馬路的車流中。這店緊鄰小馬路,我在店裡時心想一個閃失車子將直接撞入店內成動作片。

實景很醜,窄仄到讓行人不安。照片有自動廣角,拍出來還挺好看。


獨自走回家的過程中感到滿足,我心中擁有國際,世界,寰宇,全球,一天下來體驗了台灣民間閩南宮廟文化與尋常百姓之間的氣味,間接體驗了我嚮往的古巴,還體驗了中國菜雖然無敵但其他異國異鄉的菜餚也是那麼的好。前陣子我獨去碧潭遊覽想去找一家以前吃過的印度捲餅卻不見其攤位了,那麼士林夜市戲院前的印度捲餅應該還在吧?希望。

走著走著思索起來,我今天還接觸到啥不同文化?猛然想起,有了,看到一位叫岡村由美的日本表演家,漢字文案說她是「才色兼備な人妻」。看了一會兒原來號稱會寫書法。正面的容顏我挺喜歡,有大氣端妍之感,丰姿俊秀。她很有趣。





附錄:找到去年(2021)我寫巧遇兩位僑生的日記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館長首次大陸行的轉變

開弓沒有回頭箭:館長陳之漢首次大陸行的轉變(濃縮版)

從麻將看兩岸,兼談習近平和解放軍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