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康一戰成名(之媽媽嘴)

張公萬康(俗稱尻公、尻老、尻叔、尻哥、尻尻、美尻公)向來以低智商、低情商,兼以高智慧、眼光精準而聞名遐邇,傳家傳世。

2013年新北市八里區「媽媽嘴咖啡館命案」,尻公以精準的推理一戰成名。當時,新聞與談話節目瘋狂咒罵兩名兇手(男性老闆和男性股東)聯手將一名老富商客人謀財害命,全民亢奮起舞之際,尻公獨排眾議,悠然地告訴萬媽(即尻母法號):「你別跟著起鬨罵不停,那老闆和股東都是有年紀的社會人士了,他們若要謀財,直接誘騙死者入股,或瞎扯開分店或一起投資個啥即可,根本沒必要害命,何況還用自以為聰明卻拙劣的手法去殺他,全天下盡是胡鬧,檢調單位怎麼把這種消息放給媒體。

那媒體一連轟了好幾天,突然命案反轉,宣佈不是他倆幹的,而是年輕的女店長。罪證確鑿。

媒體沒道歉自身誣賴別人半句,談話節目則再次亢奮的講,竟然是這個女孩幹的!至於和昨晚一連幾集所講的內容完全矛盾,就當是平行時空。收視率從鬼扯栽贓到真相大白以來都一樣飆高。

尻公為何觀察研判事情如此冷靜精準?這並非尻公有啥獨門之養成,好比尻公在牌桌上遇到連莊時刻(或被連莊),有時還是會一張牌打得心如擂鼓,舉棋不定。尻公只是看事情用常理推斷。談島嶼政局、國際時事亦然,談社會事件或某些圈圈的人事物亦然,只用常理看就夠了。不是老尻太聰明,而是大家夥兒不用常理看事情,立場性太強烈,正義感太三八。

不過要溯源尻公受到什麼啟發也可。00年代初期,尻公看了公視首播的張學良訪談紀錄片(90年代拍的),其中有一段,九十多歲的張學良復盤「西安事變」,談起自己和蔣介石(其實還包括周恩來)一起用口頭講好一致積極抗日,不再向日本龜縮閃躲。只因大家彼此尊重,都當對方是條漢子,所以不必立誓簽字啥的,也好給蔣介石一個面子(包括給宋美齡一個面子,尻公考證出張學良一直暗戀蔣夫人,當然也愛其他許多女人,「生平無憾事,唯一愛女人」這是張學良給自己的風流期勉謝謝)。就這麼講定了,君子一言九鼎,然後釋放蔣。然後呢,張學良還護送蔣一起飛回南京,做一個和諧的動作,以安定全國民心,甚至全民還當這場戲是普天同慶皆大歡喜來看呢。

左一:張學良。左二:宋美齡。左三:你說呢。右一:貌似閻錫山。

 

話說張學良在南京落地後,他在南京平日有派駐一個部下,這人悄悄問張學良「狀況」,張告知蔣先生答應一起抗日。部下蹙眉問,這靠譜嗎?張學良慨然道:「他多大的個兒,我多大的個兒,說話能不算數?」意思是說我多少歲了,他多少歲了,我們都是大人了(也可說我們都是大人物、大丈夫),講定的事不可能賴皮。你小看他就是小看我,你小看我就是小看他,人不必也不用活得那麼沒意思。

又,固然蔣介石在西安事發的晚上,當張學良的士兵殺死蔣在房外的衛士,蔣聞聲爬窗逃跑時打赤腳、假牙也沒戴,一路赤腳逃到一個叢林野外躲藏,最後張部喝令出來!他才只好現身投降(此地後來成觀光景點「捉蔣亭」),狼狽歸狼狽,但,蔣介石被軟禁的那些天裡基本上也沒求饒,還是以頗有叫小的姿態和張、周一連談判了幾天。所以張學良對蔣介石還是存在好感的,敬惜他是個一代人物(固然當年也覺他心胸狹窄,心狠手辣,好弄權術)。

時間來到90年代,這部下回憶當年事講了這段,收錄在張學良專輯中。「他多大的個兒,我多大的個兒」這句給我強烈印象,可說啟發了我。張學良談的是個「感覺」,是個「基本道理」(原理)。尻公延伸跳躍到「媽媽嘴事件」,就是用這個感覺、直覺、原理、合理性來看。老闆多大的人了?股東多大的人了?他們都是有基本閱歷的人,打著招牌做生意的人,這種人就算要惡搞也不會用這種手段,沒必要啊。拐錢的方式很多,他們殺人越貨至於嗎?

所以老尻鐵口直斷媒體炒作,他們犯這案的機率很低。故此我尻一戰成名,在哪成名?——在我家,哈哈哈哈哈,範圍小了點。

八年來我(以下懶得自稱尻)拿這件事嗆過萬媽兩次:「怎麼樣,腦子很好吧我。當年你還聽不進呢。」我媽聽了總是回過臉去,不看我,不吭聲。唯一的證人也拒絕幫我作證,所以搞了半天我連在我家也沒紅。我們家就我和她、一貓一狗當年。我的唯一證人成了媽媽嘴——我媽媽的嘴。

其實這事件我記得當時我在臉書也屏蔽談過,好像跟朋友也當面談過我的推理。但好吧就算「一戰成名」是我自己講的。重點是我談事情,我的朋友、信賴我的網友(我也當朋友看待)向來覺得我是有公信力、眼光獨到的。即便我提出妙見或歪理,也不是為了發出異聲而吸引人側目。我很講道理的,只是要怎麼把邏輯演示出來給大家看,這需要點文采,也需要保持學習(心不能加蓋子)。很多人誤解我口才好,其實挺差的(時好時差啦),基本上是著重在腦海中自言自語。至於文筆我沒有,簡單講話寫東西那可以。

下一次我將復盤我另一次的一戰成名,05NBA總冠軍賽第六場開打前,批踢踢「活塞板」一致看衰大家自己支持的活塞隊將兵敗馬刺主場。當時2-3落後不能再輸。我在這個板上首次冒出,不但預言活塞這場必勝,且所推演的比分、幾位球員的三分球命中次數、林林種種數據全部應驗。賽前板友當我神經病,賽後引起騷動。(待續)

 

後記

張學良那兩句,有可能不是出自紀錄片訪談,而是90年代李公敖之曾在「笑傲江湖」談到張學良老部下親口告之此一情節。不過紀錄片中好像亦有類似的段子。後來我買了DVD做收藏,又過幾年油管上也有,所以可以去對照,只是這是聊天隨筆就省略了。李公敖之就是生了個一個傻兒子的已故大師。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館長首次大陸行的轉變

開弓沒有回頭箭:館長陳之漢首次大陸行的轉變(濃縮版)

從麻將看兩岸,兼談習近平和解放軍的風格